时间:2020-12-07 09:32:58 来源:中共武汉市委政法委员会
[法安导读] “武汉战疫社区微平台”是一个针对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以“武汉微邻里”为核心的社会基层治理应用群。
武汉作为此次疫情的风暴中心,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着史无前例的巨大挑战。社区作为防疫抗疫工作的第一线,在疫情防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实时掌握实有人口健康状态、稳定居家隔离群众情绪、关注特殊人群、满足群众隔离生活需求成了疫情防控的关键。
在武汉市8年的网格化工作基础上,“武汉战疫社区微平台”将13822个地理信息网格织成一张网,社区网格员每天通过微平台了解被隔离居民、居家困难的孤寡老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状况,调动基层社会治理组织和群众全员积极迎战,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在线组织社区生活用品团购、为康复出院病人在线调度专车、提供复工复产社区审核、居家隔离出入管控、及时解决居民生活困难、协助就医就诊。微平台为基层疫情防控提供从隔离、生活、康复到复工全周期的智能化手段,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和支持。
一、案例适用的业务及核心技术
“武汉战疫社区微平台”是一个针对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以“武汉微邻里”为核心的社会基层治理应用群。主要包括以下4大平台:
(一)宣传引导平台
截至2020年4月4日0时,为武汉市公安局、武汉消防应急救援支队、14个区委区政府、43个街道办事处发布官方通知5808余篇,总阅读数达11917万;推送防疫宣传、网络辟谣398余篇,总阅读数达1175万,为宣传科学防疫、统一全市市民战线提供了权威的信息通道。
以疫情知识网络游戏的形式,对知识掌握情况进行“闯关”评分,激发居民主动了解疫情防控知识的兴趣,发动全民科学防疫。
(二)重点管控平台
1.重点人群排查
通过公安、卫健、社区、网格“四位一体”的力量,对全市进行重点人员的末端服务和管理,在精准预防的同时,对残疾、空巢、精障、吸毒、严重慢性病患者等特别需要关注的人员提供点对点的上门服务,帮助在隔离医学观察期的人员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武汉微邻里”针对“五类人员”(确诊、疑似、发热、密接、无症状感染)健康动态点对点提示网格员,重点做好“五类人员”每日排查,确保信息排查落实到人、精确到户、登记在“册”、分类送治。
2.舆情管控
提高预警防范,做到“未呼先应”。汇集“微数据”,分解“微事件”,精准捕捉意识形态领域敏感事件,做好网络负面舆情管控的“清道夫”,对网络谣言实施智能化甄别评估、全天候监测预测提供技术支撑。构建以网络谣言预测、监测、传播、影响、评估和处置为目标的大数据驱动型治理工作框架和治理新流程,基于大数据对网络谣言的影响评估,实施网络谣言快速处置的数据治理策略。第一时间识别重点人员,运用大数据甄别谣言最初源头、网络传播中心点,及时采取阻止谣言、及时发布准确信息、引导舆论注意力或切断疫情传播等策略。
3.康复快车
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第16号通告中明确规定:新冠肺炎治愈出院患者完成医院治疗后,应到指定场所统一实施为期14天免费的康复隔离和医学观察。为提高隔离点管理水平,保证各环节安全有序,“康复快车”应运而生,通过与医院诊疗信息实时比对,为出院病人提供智能化约车服务,在康复患者出院前一天自动排出空闲专车安排表,与新冠肺炎救治定点医院形成有效运转的管理和服务双“闭环”,有序完成出院者到康复驿站的转运。
4.全市疫情地图(疫情趋势分析)
每日形成区、街、社区、网格的四级全市实有人口密度、确诊人口密度动态分布、趋势图,了解全市人口密度分布,借助大数据分析,更加精准管理资源和分配防护物资。开发全区无疫小区地图系统,以六个色阶直观反映小区疫情动态,助力精准战疫。
5.创新多方参与的矛盾纠纷调处方式
创新调解方式,做到“有呼必应”。充分发挥“微邻里”在线答复、三方通话、视频处置和派单交办等功能,建立“智慧调解”机制,网格员、物业、社区律师等可以线上“零距离”为居民群众答疑解惑,“键对键”化解矛盾纠纷,实现政法公共服务“上网进群”。
打破数据壁垒,形成区、街道、社区、网格四级动态块数据,不断优化“我要报事”功能,增设“一键呼叫”按钮,网格员与居民群众线上实时互动,实现问题一网收集。链接公安视频监控系统,可同步追踪并实时查看案(事)件处置情况。
(三)日常监测平台
1.卡口出入管理
在各小区、医院、商店、公园出入口建立卡口,通过对居民日常化出入的体温实测、扫码出入,建立了居民健康出行的追踪链,通过实时地理位置分析,为实现密接人群行程跟踪,精准排查“隐性传染源”,严防疫情跨界输入提供数据支撑。
2.引导居民自治,形成“健康上报+智能寻呼”健康排查机制
为减少全市健康状况大排查造成的人员接触,“武汉微邻里”上线“肺炎自查上报”功能,群众在家自主对照比对症状,如有疑似情况,即可在手机端填报相关信息,系统将通过定位自动上报所在地社区服务中心,安排社区就诊服务,以实现患者分级分流就诊,帮助群众缓解焦虑、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考虑居家老人、无智能手机的用户难以应用“肺炎自查上报”微信小程序上报,接入网格化系统中实有人口信息,联合三大移动运营商“智能寻呼”社区内实有人口,进行电话排查。居民仅需输入简单的数字键即可完成健康上报。
(四)惠民服务平台
为用户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疫情信息获取、求助服务,稳定居民情绪,减少用户出门需求,保障疫情阻击战顺利进行。
1.疫情公开
连接长江网专家科普频道、央视频疫情24小时在线直播,同时播报武汉最新疫情数据,做到抗疫战争的透明化。
2.在线问诊
由于普通群众对新型冠状病毒缺乏正确认识,大量患者涌入医疗机构问诊,造成了患者交叉感染、医疗资源紧张等诸多问题。引入微医等在线问诊平台,形成网医矩阵。为用户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疫情信息获取、求助服务,减少用户出门需求,保障疫情阻击战顺利进行。
3.心理咨询
为及时疏导缓解居民心理压力、关注一线基层工作人员的心理健康,开辟了“我想倾诉”心理服务专区和暖心热线。接入“智能心理咨询师”和“网络心理咨询”,提供机器人(心理小天使)和人工两种服务形式,点击“希望24热线”,拨通电话,另一端会有志愿者倾听和陪伴。
4.引导邻里“互助”,建立特殊人关爱群
将13822个地理信息网格织成一张网,社区网格员每天通过“关爱群”了解被隔离居民、居家困难的孤寡老人的体温和生活状况,及时解决生活困难、协助就医就诊;发动群众参与群防群治,以知识问答的方式筛选社区志愿者,答题过关者在社区审核通过后,可进入“关爱群”中协助网格员“一对一”地为困难邻里提供帮助,及时解决生活困难、协助就医就诊。
5.社区团
为“抓防疫、重服务、优治理、惠民生”,微邻里与市供销社联合上线社区团功能,为孤寡老人、残疾人家庭、隔离家庭等特殊群体做好线上团购、代购、煤气圈存等生活保障服务,安抚民心,稳定民生。居民可以通过“社区团”查看小区团长信息和商品信息,再通过联系团长参加拼团,完成线下交易付款,解决日常生活和买菜难题。
6.复工复产核查
融合网格化实有人口信息、医院诊疗记录、卫健委的四类人员数据进行实时比对,将非在汉个人复工申请在全国健康库中进行比对,“绿码”状态下的申请将定向推送至其居住地所在社区复核,社区复核该人的居住史和工作单位是否属实,确认同意归汉复工后,实时将社区复核结果反馈“武汉复工复产”微平台,助力武汉经济活力的恢复。
二、创新点和可解决的问题
1.数据思维,做实科学防控
融合网格化实有人口、交管、卫健等多源数据,应用大数据、云计算、实时地理计算等技术,实名“一卡通”+卡口出入验证+就诊记录实现“实体公民”向“数字公民”的转变,为流行病学调查进行身份追踪提供依据。根据三大维度主要参数进行三码(绿码、红码、黄码)转换,一是空间维度。即根据全国疫情风险程度空间化定位,精确到乡镇(街道)级别;二是时间维度。即某个人去过疫情地区的次数及停留的时间长短;三是人际关系维度。即与密接人员的接触状态。最后对以上三个维度进行量化赋分,应用大数据模型实时计算形成个人的“健康码”。
2.技术优先,更好服务群众
广泛深入积极有效地发动群众“自治”,依托“武汉微邻里”平台,联合通信运营商主动做好发热申报和线索上报,尽快形成覆盖全部治理范围的“发热地图”,构建起群防群控的良好局面,形成社会治理多方参与的格局。
在小区封控期间,通过“微邻里”发出志愿者召集令,近千名“两代表一委员”、近万名辖区单位干部职工、2万余名社区志愿者,争当关爱帮扶“保障员”、防控疫情“宣传员”、病员物资“运输员”、小区防控“守门员”、心理疏导“解惑员”,涌现出“药袋哥丰枫”“菜团长蔡飞”等一大批优秀网格员和志愿者。探索形成“网格员+安保队员+志愿者”协作服务新模式,社区居民通过“微邻里”提供线索,区夜巡队及时劝停夜间违法经营门店289家,取缔夜间流动摊贩,不断筑牢联防联控的人民防线。
3.共建融合,激发共治活力
将市区直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下沉社区的15036名干部职工逐一匹配至网格,与网格员“一对一”捆绑,将力量、资源向“微邻里”汇聚,实现各部门的联合防控。社区两委成员、网格员、“联包驻”干部、民警、律师、物业、志愿者、社会组织、水电气巡查员等多方力量进网,充实社区网格疫情防控工作力量。健全每日报到、网格负责、力量统筹、信息上报、负面清单、激励保障等6项机制,确保各类力量进驻网格全覆盖、下沉社区全天候、疫情防控全参与、工作实绩全考核,压实社区疫情防控工作责任。
三、工作成效
2020年1月23日00点00分-4月30日18点00分,“武汉微邻里”服务号用户新增719513人、共计粉丝999118人。“武汉微邻里”小程序小时访问量最高达到260万,并发数达到34260,日均推送消息阅读量超过200万。“我要报事”接收并处置事件49269件,议事发言总数2976434条。“肺炎自查上报”上报新型冠状肺炎线索信息累计达25001人,处理群众求助33781次;建立了2023个“关爱群”;在线问诊33588次,心理机器人为124627位武汉民众提供了心理疏导,11148位武汉居民预约了心理辅导;通过“家庭体温自查上报”排查188600户、442232人;“康复快车”服务全市15个区86家医院,转运康复者34274名;“社区团”共收到2389名团长申请,已有1515名团长通过审核,其中252名团长入驻“供销集市”,目前已开团完成了12631个订单;此外,“微邻里”为近6000多名一线工作者提供在线技术支持和人工信息流转,为广大群众提供客服咨询20余万次,真正成为武汉疫情防控的“掌上通”。有效遏制了“快闪行动”、“万家宴”、新冠患者救治负面信息等事件的网上炒作,严防境外势力利用疫情造谣、煽动、滋事,确保政治领域绝对安全。
“武汉微邻里”先后获得央视一套、央视12套、湖北广电的关注和报道,被法制日报、长江日报中国妇女报官方微信、大楚网、微信派、中国社区网等网络媒体报道近百篇。
该平台也受到了群众的认可。2020年1月27日,汉南区纱帽街薇湖路的社区工作人员通过“武汉微邻里”“关爱救助”群收到了求助信息,及时为两位生病的75岁空巢老人送去了救命药。老人由此为社区写了一封感谢信,更加坚定了群众打赢此场武汉战“疫”的信心。
四、可复制推广性
该案例是特大城市在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典型应用,项目的可复制推广性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平台的通用性:基于群众认可度高的互联网产品——微信平台研发,技术门槛低。
2.应用通俗性强:应用常用的群聊方式,减少软件使用推广的成本,群众接受度高;
3.推广通行性:具备实有人口数据库建设基础的区域均可应用推广。
责任编辑:广汉
声明:
本网站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征稿启事
品牌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