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安网

法安网内容检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法院 >

2018全国政法智能化建设智慧法院十大创新案例(一)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睿法官”系统

时间:2019-03-27 09:33:01   来源: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

[法安导读]  为深入贯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建设人民法院信息化3 0版的战略部署,落实智慧法院建设要求,北京法院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

  为深入贯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建设人民法院信息化3.0版的战略部署,落实智慧法院建设要求,北京法院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依托北京三级法院统一的审判信息资源库,整合司法审判、司法人事、司法行政、共享数据等多类数据资源,立足于法官办案的核心需求,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创新构建了服务统一裁判尺度、提供统一办案指引、智能支持办案全流程的睿法官系统。该系统与法官日常办案无缝对接,在深挖大数据的基础上,在立案、庭审、合议、文书撰写等环节提供审判辅助和决策支持,以大数据推进法律适用和裁判尺度的统一,是辅助法官办案的智慧应用。

  一、建设背景与建设思路

  当前,第四次世界科技革命方兴未艾,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蓬勃兴起,给人民法院工作带来广阔发展前景,作为国家的审判机关,担当着建设法治国家的重任,既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全球“大数据”时代兴起,中国的法治建设和人民法院的发展既面临着种种挑战,法院信息化建设更迎接着难得的机遇。

  近年来,全国法院信息化建设蓬勃发展,信息化与各项业务工作的良性互动格局基本形成,为科技提速、创新驱动、全面推进信息化转型升级奠定了良好基础。2017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在全国法院第四次信息化工作会上强调,加快建设智慧法院是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必然要求,是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没有信息化就没有人民法院工作的现代化,通过信息化实现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建设智慧法院,是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的必然选择,是提升司法公信力的重大举措,是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的有效手段,是深化人民法院司法改革的重要支撑。首次明确智慧法院“三全三化”的建设目标。即实现“全业务网上办理”,构建“网络化”法院;做到“全流程依法公开”,构建“阳光化”法院;提供“全方位智能服务”,构建“智能化”法院。

  睿法官系统正是北京法院贯彻落实最高院信息化建设战略部署、为首都智慧法院所提供智能服务的集中体现,睿法官系统的探索和推进具有重要的建设意义。

  (一)急需化解的“案多人少”矛盾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人民群众对审判工作公开透明、质量效率的要求进一步提高,特别是立案登记制实施后,案件数量持续大幅增长,未结案件数量不断累积,新领域案件日趋多发,大量案件成因更加复杂,加大了化解矛盾纠纷的难度。同时,由于北京的区域特征,重大、敏感、新类型案件不断增加,法官的办案压力随着人均办案量和办案难度的提升而日益加剧。特别是北京作为首都,营造安全稳定社会环境的任务繁重、责任重大,全市法院服务保障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繁重、责任重大,各类诉讼急剧增加。要想解决“案多人少”的矛盾,对外要建立和加强多元化纠纷化解机制,对内必须要依靠科技手段,向信息化要效益,睿法官系统与北京法院新审判业务系统深度融合,与法官日常办案无缝对接,在深挖大数据的基础上,行之有效的为法官提供了办案帮助,是辅助法官办案的智慧应用,切实为法官减负,提升审判工作质效。

  (二)实现“繁简分流”,优化资源配置

  北京法院积极适应形势变化,认真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案件繁简分流优化司法资源配置的若干意见》,深入推进案件繁简分流机制改革,合理配置司法资源,提高审理刑事案件的质量与效率。案件繁简分流机制从制度创新上解决了精心办理疑难复杂案件与快速办理减轻案件的矛盾,通过科学调配和高效运用审判资源,依法快速审理简单案件,严格规范审理复杂案件,实现简案快审、繁案精审。做到该繁则繁,当简则简,繁简得当。根据案件的繁简程度,法官需要不同的知识储备、办案经验及办案要求。

  睿法官系统针对简单案件类型化比较明显的特点,通过历史裁量规律帮助法官进行预判、自动生成裁判文书,辅助法官进行事实校准复核、量刑研判分析,节约法官工作量,提高法官工作效率,为实现法官精英化、专业化提供有效保障。针对复杂案件事实争议较大、证据繁多的特点,帮助法官自动提取裁量因素,将控辩双方争议焦点进行对应,指引法官进行事实认定,自动组装裁判文书表述,减轻法官思考负担,符合精细化审判的原则。

  (三)统一裁判尺度,规范办案流程

  统一法律适用,确保同案同判,既是司法改革题中之义,也是信息化建设探索方向之一。北京法院每年都形成若干办案规范和指导文件,同时持续加强审判管理和监督。睿法官系统基于各类案件案情特征梳理的规范化案件材料有助于提升系统自动化识别的效果,从而为办案环节的个案案情梳理和信息复用方面提供了便利,节约法官梳理案情时间。

  基于知识中心,依托知识图谱,系统通过提供从庭前、庭中到庭后的全流程的要素审判智能化辅助以提高个案质效。从庭前智能匹配本案要素、确定争议要素、自动生成庭审提纲,到庭审中围绕争议要素重点审查指引,最后到庭后辅助裁判文书生成,最大化程度替代机械重复性劳动,让法官回归真正裁判者的角色。同时这一过程中案件要素得以规范化呈现及确认,从这个角度讲,裁判尺度也得以统一。

  二、实现路径与关键技术

  北京法院睿法官系统的建设目标是:依托北京三级法院统一的审判信息资源库,整合司法审判、司法人事、司法行政、共享数据等多类数据资源,对数据资源进行挖掘分析,在法官办案过程中自动推送案情分析、法律条款、相似案例、判决参考等信息,为法官判案提供统一、全面的审理规范和办案指引。

  (一)实现路径

  睿法官系统依托包含法律规定及审判经验的北京法院法律知识图谱,通过智能机器学习,以各类案件的案情要素为切入点,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以及北京法院办案规范和权威知识体系,提供规范流程引导,并指导机器进行自主、深度学习。系统拥有多维度数据支持,自动根据法官审理的案件,多维度匹配当事人情况分析、该类型案件态势分析、历史案件综合分析等内容,并依托法律规则库和语义分析模型,提供覆盖全部案件的相似案例推送。睿法官系统打造全流程的数据服务,实现从立案到结案整个审判流程的大数据服务。全流程的数据服务主要体现在立案环节自动生提取案件信息,生成“案件画像”;审理环节根据案由特点和个案案情,自动生成审理提纲及笔录模板;结案环节自动生成裁判文书,提高办案效率和准确性。

  经过广泛调研,我院建立了睿法官系统的实现路径,具体做法一是依托北京三级法院统一的审判信息资源库,提供智能研判、办案规范、法律法规、案例参考、观点采撷、专题点评、域外集锦、舆情推送、案件画像九大类数据服务。其中案件画像提供包括案件详情、审判日志、基本分析、电子卷宗、庭审视频等基本信息服务。二是依托法律知识图谱,根据案由特点和个案案情,实现简案简办快办,繁案细办精办。三是依托北京法院办案规范和权威的知识体系,提供规范流程引导、信息提示及基于争议焦点的相似案例推送。四是依托法律规则库和通用语义分析模型,提供覆盖全部案件的相似案例推送。

  (二)关键技术

  通过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依托智能决策理论、信息抽取理论、大数据思想以及OCR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成熟技术,结合专业法官的智慧经验,总结出大数据背景下的法院智能辅助支持系统的总体思路和关键技术,主要包括:

  一是以法律构成要件和要素为基础,构建法律知识图谱。案件构成要素,是指某一行为成立法律上所规定的行为时所必须具备的要素。而这些必须具备的要素,也是法官在进行案件证据审查过程中所需要审查的案件关键点,以故意伤害罪为例,法官需要判断行为人的年龄、精神状况、主观故意亦或过失的状态、伤害行为的手段、工具、被害人重伤或者轻伤的结果、是否存在犯罪未遂中止、是否多名行为人共同犯罪、是否具有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的违法阻却事由等等,这些要素的总和也就是构成要件。而图谱基于历史审判裁量经验和客观法律关系构筑,通过法学和司法专家针对不同法律关系的案件信息和法律法规、司法解释信息进行梳理,形成了案件构成要素。由资深法官结合实务经验,将涉及到的案件构成要素进行分类、组合、关联、更新,构建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大数据技术,通过对北京法院近二十年积累的包括法律法规、公布案例、裁判文书、案件信息、电子卷宗、庭审视频等各类司法审判信息数据的挖掘和分析,从海量数据中智能识别、抽取和关联案件属性特征和相关法律知识点,实现了对法律知识的谱系化输出。最后,由法官对计算机智能学习和推荐的内容进行甄别和确认,从而固化审判经验并指导计算机进行自主、深度学习,持续迭代,确保法律知识图谱关联数据的全面、详尽且实时更新。

  二是利用实体识别引擎、OCR图像识别和语音识别技术把文书、图像和语音转化为可进一步分析挖掘的结构化数据,并与已有的结构化数据相互融合。当以一个个散落的点的形式存在的数据,与逻辑体系清晰的知识图谱相融合时,就形成了“法律+大数据”的全新组合。

  三是在知识图谱和实体识别技术的基础上,实现法律逻辑与法律知识的挖掘,建立每个案件事实与法律之间的动态关联关系,为后续分析类案历史裁判规律、推送知识辅助打下基础。并实现对起诉书、裁判文书、庭审笔录等实现相关要素、场景的提取,以及案例、法条的关联。

  四是结合用户行为分析引擎收集智能应用的使用信息,根据法官的使用习惯和推荐案例引用情况等持续修正推荐算法,从而最终在业务应用过程中,实现数据的循环。

  三、应用实效

  北京法院睿法官系统是大数据+人工智能的首次完美结合,它颠覆了传统工作模式,真正意义上探索实践了智慧审判的应效。在构建系统的时候,北京高院技术部门多渠道汇集司法审判案例、裁判文书和法律法规,不仅挖掘北京法院20年来所有的案件信息、裁判文书、指导性意见,更整合了全国各级法院的公开裁判文书、参考案例,最高法院权威发布的指导性案例、公报案例等数据资源,并做到数据资源实时更新。

  睿法官系统通过大数据技术模拟法官办案思维,采用体系化检索方式,便于法官快速精确地找到目标案例,进行定制化分级推送,依据不同层级对检索出的案例内容进行分类,法官可以根据自己的关注点,对分类结果进行个性化设置,系统根据法官设置的优先级别调整推送结果,确保展现出的案例最贴合法官本人的办案需要。通过对案例的深度分析,可以让法官在查看具体案例信息时,不仅能同步了解到其他相关案例,还能对此类案件的主体特征、事实认定、证据采信、法律适用和裁判情况进行研判分析。通过多维度的可视化统计分析,法官不仅能对某一类型案件进行趋势化、规律化的司法研究,还能对所有相关案例进行个案的具体分析。睿法官将原有的经验性、模糊化知识获取方式转变为了数字化、精密化、科学化、智能化自主服务模式,着实在提升审判质效的同时,促进审判能力的提升。经统计研究表明,睿法官系统的推广使用有效的降低了法官的案件办理压力,将法官的案情分析效率提升75%以上;将文本检索的案例匹配度从20%提升到基于法律知识图谱与事实相似的90%;自动的法律支持推送,将以往需要5天的信息获取时间,降低到5分钟。从裁判过程精准度来说,精准的优秀相似案例裁判文书推送,可将裁判文书编写质量提升70%以上。与此同时,基于睿法官系统对相似案例集合裁判尺度分析,又可将法官的裁判尺度偏差度降低一半以上。

  为检验改革工作中是否实现了预期目标,北京法院依托大数据分析平台,对睿法官系统在案件办理中的使用情况和效果进行了统计分析。

  (一)立案环节制作“案件画像”

  应对司法改革的相关要求,北京法院立案审判工作规范化建设、敏感案件应对处置机制的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实效的提升等工作都在不断推进中,为此,信息化建设为立案工作提供技术保障迫在眉睫。司法改革在立案阶段的重要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案件类型及字号的变化、立案审查制到立案登记制的转变、立案方式的不断拓展等。这些变化都不同程度的增加了法院立案数量。北京法院高度重视立案工作的质量及效率,防控化解立案风险,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依托睿法官系统,对当事人的立案请求从收案来源、案由、案件管辖、重大敏感信息、是否重复立案、案件分流建议等信息制作“案件画像”,并将分析结果主动推送给立案法官。

  根据大数据分析平台的统计分析,从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全市法院新收案件768897件,去年同期全市法院新收案件651614件,同比增加18%。其中,通过网上立案新收案件86011件,去年同期网上立案新收案件39476件,同比增加118%。诉讼量的增加,必然会相应的增加法官工作量,而睿法官系统提供的便捷登记服务,高效整合当事人及案件信息,减轻了法官手动登记案件信息的工作量,同时睿法官系统也提供了类案处理服务,支持案件的批量信息登记、批量分案,法官可在1分钟之内完成大批量案件立案工作,大大缩短了法官登记案件信息的时间,提高了立案效率。

  在网上立案量不断增大的数据支持下,睿法官系统实时整合当事人网上申请数据、北京法院历史案件数据,当事人历次来院数据等内容,在立案法官登记案件信息前,通过内外网数据共享、历史数据比对等方式,为立案法官呈现当前案件的“案件画像”。立案法官可通过此“案件画像”判断案件管辖问题、判断案件是否重案、标记案件重大敏感信息、核实当事人身份信息,实现案件的分流,提高立案质量。

  目前,通过“案件画像”的风险预警与自动拦截,已经成功预警案件3525件、分流民事及行政案件305378件。

  根据大数据分析平台的统计分析,3525件预警案件中,涉及当事人446名,同一个预警信息有效预警案件320件,同一名当事人被预警次数高达204次,同一名当事人最多被6家法院预警。被预警的案件中,3104件经法官处理并审理完毕,421件经法官确认确有瑕疵,无法立案。305378件民事及行政分流案件中,511件被认定起诉材料不全,需当事人补充补正后再次来院;304886件被认定为符合化解调解,分流至多元调解组织,案件分流率高达40%。分流至多元调解组织的案件,从调解结果上看,71282件调解成功,177625件未调解成功,55960件正在进行调解,19件调解中止,调解成功率为23.4%,较好的化解社会矛盾,减少司法资源浪费。

  (二)审理环节实现“繁简分流”

  区分繁简案件,实行繁简分流机制,就是为了缓解案多人少的矛盾,提高司法效率,因此要针对繁简案件有针对性的分配有限的审判资源,对简单案件相应分配较少资源。睿法官系统针对繁简案件的不同特征,提供有针对性的智能服务方向,从而实现对全案的裁判行为规范,裁判尺度统一。以大数据分析服务还原法官的裁量过程,并辅助以法律规定、裁判规范进行比对,帮助法官完成事务性、重复性的工作内容,保障办案质量;实现简案简办快办,繁案细办精办,进一步优化司法资源配置,提高审判效率。

  根据大数据平台的统计分析,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全市法院新收刑事一审案件18584件,其中刑事简易案件12820件,占刑事一审案件的69%,刑事简易案件排行前五的案由为盗窃罪、危险驾驶罪、故意伤害罪、寻衅滋事罪、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新收民事一审案件447652件,其中民事简易案件335587件,占民事一审案件的75%,民事简易案件排行前五的案由为物业服务合同纠纷34126件、民间借贷纠纷26574件、买卖合同纠纷20463件、供用热力合同纠纷19979件、所有权确认纠纷18241件。

  在睿法官系统推广使用后,经统计分析,在系统提供案件“繁简分流”办案模式前,法官审理每个简易案件,在阅卷、文书、开庭等审理活动中需要花费的工作量平均每个案件至少要在4小时以上。而睿法官系统帮助法官优化了审理模式,以自动生成裁判文书服务为主,以案件事实校准复核、量刑研判分析服务为辅,在确保案件判决结果公平公正的同时,显著提高了法官办案效率,阅卷效率提高80%、裁判文书编写效率提高80%、裁量要素覆盖95%以上,量刑精准度则趋近100%。

  以刑事案件为例,“繁简分流”的应用根据简易案件裁判规律相对稳定的特点,依托于知识图谱,自动帮助法官将起诉书中的裁量要素解构出来,从实然角度还原检察院的指控策略,与法律应然规定结合比对,辅助法官裁量,保障裁判质量。

  对于案件事实类型化程度高、案件事实清楚的案件,依据历史裁判规律对案件进行预判(见图1);法官可根据案情实际情况对预判结果进行修改、添加;减少法官梳理案情的时间。

图1案情研判
  依托于多种数据融合的知识中心,为法官提供当事人身份、前科劣迹等案件事实复核的信息提示(见图2),帮助法官掌握庭审要点,减少庭前准备时间。

前科劣迹等案件事实复核的信息提示(见图2)

      依据历史裁判规律,展现基于全真数据分析的量刑分布规律(见图3),帮助法官掌握统一的裁判尺度。

全真数据分析的量刑分布规律(见图3)

  对于复杂案件,实现案件审查要素自动提示。系统可自动对法官正在办理的个案进行全面分析,提示待审查要素(见图4),由法官逐一对照控辩/诉辩双方意见以及相应的卷宗材料,进行确认,从而大大提升办案的效率。

提示待审查要素(见图4)

  此外,睿法官系统对于民事案件,根据案由的不同特点,提供不同的智能辅助支持功能。比如机动车交通事故类案件,主要特点在于赔偿项目多、计算复杂,容易出现审理遗漏和计算错误,所以主要提供的辅助功能是智能计算;离婚案件的主要审理难点在于财产分割,查明和分配财产的工作比较繁杂,提供的辅助功能主要是通过建立财产池、分割模型帮助法官审理和判断;民间借贷、买卖合同属于争议场景较为繁多、裁量因素复杂的案件类型,所以提供的主要辅助功能是帮助确定裁判尺度的类案。

  所有案件均实现适用法条智能推荐功能(见图5)。根据案件案由、案情等关键信息,无需人工检索,可在案件审理不同环节自动为法官推送同类案件的适用法律条款,有效缩短法条查阅时间,提升审判工作效率。

所有案件均实现适用法条智能推荐功能(见图5)

  睿法官系统还为办案法官提供了类案处理服务,可实现批量处理案件。包括批量完成事务性工作,如批量分配任务、批量变更审判组织成员,批量变更承办人,批量同步串案数据,批量预定法庭等;也包括批量完成部分专业性工作,如批量制作文书,批量公开文书,批量结案等,不断为法官减负,让法官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案件实体的审理中。

  (三)结案环节生成“裁判文书”

  裁判文书是对案件及其审理活动的高度概述,蕴含着大量的信息,既是一个案件的结论,是为其他案件的研判提供资源的高精度审判数据。睿法官系统在结案环节可以自动生成裁判文书,不仅仅对裁判文书类型覆盖全面,对裁判文书中的内容也能够达到100%覆盖,与同类系统相比大幅度降低了法官手动修改的工作量。对于裁判文书中的“本院认为”部分自动生成的精准度一直以来都是技术无法攻克的难题,睿法官系统根据案件审理逻辑和大数据实证分析,基于知识图谱对历史裁判规律的分析预判,结合自主研发且自有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与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相融合,将法官的行为数据与知识数据进行组装,真正的实现了裁判文书内容的全量精准的生成,既加快了法官文书编写的效率又有效保障了判决的公正性。同时,系统还能够记录法官行为习惯,在案件办理过程中完成知识循环学习,覆盖本地裁判规律,实现全案裁量尺度的统一和全院裁判行为的规范。

  睿法官系统结合案件信息及前置文书信息,自动生成裁判文书初稿。自动生成的初稿内容包括文书首部、当事人段、案件由来、诉讼请求及理由、审理查明、本院认为(裁判说理、裁判依据、裁判主文)、落款等大部分内容。自动生成本案事实与赔偿认定表作为查明事实部分。系统根据本案起诉材料结合赔偿项认定情况,以表格形式自动生成裁判文书中的查明事实部分。同时,根据原告赔偿请求、法官赔偿项认定及其计算过程,按照裁判文书说理要求智能生成裁判文书的说理部分。并根据法官赔偿项认定,结合案件法律知识图谱,按照裁判文书对法律依据的要求智能生成法条依据部分。最后根据原告赔偿请求及法官赔偿项认定情况,结合案件法律知识图谱,按照裁判文书对法律依据引用的要求智能生成法条依据部分。

  按照大数据平台的统计分析表明,北京法院睿法官系统提供裁判文书模板共713个,提供审理报告模板34个。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北京法院有2237名法官使用睿法官系统的智能文书编写服务,总登录次数为24069次,编写文书14946例。从服务的用户来看,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法院速裁审判庭谭舒戈法官使用频率最高,共登录系统435次;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金融审判庭李方法官产出成果最多,共制作文书478例,涉及案件443件。

  正是基于上述一个个的精准化服务,让睿法官系统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大幅度降低法官工作量的效果。睿法官系统还将继续致力于法官办案提供智能化的服务,精细化的研判分析,以进一步减轻法官负担,促进法官提升类案同判、量刑规范的审判能力,全面提升人民法院的审判执行工作质效。

  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在《智能革命》一书中对睿法官系统有这样一段描述:2016年12月,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上线了一款名为睿法官系统的人工智能系统,它不仅仅停留在收集资料、为案情“画像”的辅助阶段,而是已经可以做到对案情进行分析,采集案件的多元化信息,识别出影响案件定罪量刑的相关要素及当事人上诉的理由,帮助当庭法官做出初步判断,已经十分接近“判案”形态了。使用人工智能助理的律所和法庭能够比同行更高效地处理案件,从而创造更高的收益和社会效益。

  四、存在的问题

  睿法官系统全力为法官打造全流程智能应用,努力在统一裁判尺度、规范办案流程上提供办案支持与决策辅助,力求以信息化手段提升审判质量和效率,提升司法公信力。目前,还面临着一些问题有待解决。

  一是现有数据孤岛有待进一步全面打破。审判及司法相关有待进一步深度融合,从而形成有机循环。北京法院已经积累了不同类型下的海量数据,若这些数据从不同的生产系统中加以整合、贯通。破除数据物理上的孤立,则可有效避免资源浪费。此外,法院外部的数据资源相对匮乏,应进一步全面开展更宏观层面的数据分析挖掘,实现数据一体化。北京法院司法数据在社会治理方面尚需通过完善而发挥更加强有力的价值。

  二是从司法办案的专业性以及已完成的实践探索来看,仍存在专业壁垒、投入壁垒、融合壁垒。要做好法律信息系统的智能化,必须逐一打破这三大壁垒。打破专业壁垒,要求在锁定争议焦点、分析事实认定、引用法律法规基础数据分析等方面都需要资深的专业实务人员支撑;打破投入壁垒,需要针对不同案件类型、不同法律关系的案件以及有效信息较难挖掘的诉讼材料,投入更多的数据挖掘成本;打破融合壁垒,要求法律人员需要理解技术思维和技术路径,技术人员需要较强的行业经验和法律知识,需要业务部门、技术部门共同支持、紧密配合。

  三是实现可持续的智能服务,需要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北京法院睿法官系统已有的业务规则是基于历史数据产生的,系统尚无法从新的案例、新的数据中学习新知识,来修正原有知识库中的知识和经验,这使得在今后为法官提供服务时,无法提供更加精准的智能服务,适应司法改革及法律法规的新变化,需要通过用户行为分析持续提高目标案例推荐准确度,以及持续通过机器学习提升输出法言法语的能力,持续提高系统的学习能力。

  四是成文法体系下,法律法规的相对滞后性。中国作为成文法国家,审判人员判案主要依据的是制定法,而由于法律的局限性,不可能将社会万象包罗其中。故遇到新情况、新问题时新类型案件出现时,当时法律依据不足,法官对新类型案件的理解缺乏统一认知,而随着该类案件由新奇到普遍,法律对此的相关规定也会由模糊到明朗,这个过程中,前案与后案就容易形成判罚不一的情形。

  五、未来展望

  北京法院睿法官系统是当前北京法院结合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产物,已经在北京多家法院、数千名法官的办案工作中得到不断验证和完善。下一步,北京法院睿法官系统将从一体化角度不断提升和推进,切实与法官实际工作相融合,为办案工作提供支持和辅助。

  一是数据一体化。从一体化的角度进行信息汇集,包括数据资产的汇集和管理和业务智慧成果的汇集和管理。比如案件信息系统的资料、内部文书、电子卷宗,办案规范、专题研究成果等。

  二是技术一体化。通过数据治理、感知计算手段,对数据资产、业务智慧等多元数据进行融合和关联。同时,通过法律知识图谱的构建和自然语言理解、机器学习技术、法律认知技术的运用,实现法律概念理解,构建法律认知引擎、数据分析模型和知识服务工具。

  三是服务一体化。打造一体化的知识中心,实现对法官办案的智能辅助支持,包括知识推送、知识检索、智能研判等。同时打通个案数据、用户行为数据和外部数据的采集,形成数据循环。如以劳争案件为例,可通过打通与劳动仲裁、社会保险的数据壁垒、实现业务联动,提升法官办案效率。

  未来,睿法官系统将更多、更好地结合北京法院审判规律,从办案规范、业务要求、数据内容、用户应用各方面着手,对所构建的知识服务模型持续调优、本地化处理,最终良好匹配本地审判习惯。睿法官系统为了服务法官、服务审判而建,这其中也融入了无数的法官智慧,推动睿法官更加完善。

编辑:广翰楼

声明:

本网站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征稿启事

  • 投稿信箱:195024562@qq.com

品牌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