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安网

法安网内容检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报道 > 智慧监狱 >

浅议智慧监狱对公正司法的正向作用

时间:2019-08-05 14:31:33   来源:福建省福清监狱五监区

[法安导读]    当前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正在推动我国的政法工作向智慧化、精准化、科学化方向发展。监狱系统,作为政法战线的末端战场,也需要现代信

  当前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正在推动我国的政法工作向智慧化、精准化、科学化方向发展。监狱系统,作为政法战线的末端战场,也需要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支撑。“智慧监狱”不仅是监狱管理模式的创新,更是新时代政法工作的必然要求。本文拟就智慧监狱的出现对公正司法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阐释智慧监狱对公正司法的正向作用,并试图解决智慧监狱建设的必要性与重要性问题。

  关键词:智慧监狱 公正司法 大狱政 大数据 行刑社会化

浅议智慧监狱对公正司法的正向作用

  监狱是社会发展的缩影,素有“小社会”之称。监狱的发展水平彰显了一个国家司法文明乃至政治文明的高度,更是一国的司法公正水平的直接体现。

  21世纪是互联网的时代,也是信息大数据时代。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来保障自身职能的履行、创新管理方式、建设现代化文明监狱,是监狱当前的重点工作内容。

  依据2007年司法部《全国监狱信息化建设规划》,我国监狱信息化具体目标是建设数字化监狱,通过信息处理、网络通讯、生物识别等各个学科的先进技术将监狱内的各种记录、文字、图像、多媒体等信息进行传输和处理,实现监狱系统内信息采集数字化、信息传输网络化、信息管理智能化、信息分析集约化和信息培训经常化,最终实现监狱更科学、更公正、更规范、更安全、更节约、更高效地履行其刑罚执行职能的目的。

  数字化监狱的高级形态是智慧监狱,其基础是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成熟。智慧监狱的出现,既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也是公正司法的必然要求。

  一、公正司法催生智慧监狱

  智慧监狱的核心是物联网监狱,即利用物联网技术通过安装在监狱环境、物品及佩戴在罪犯、民警等身体上的各种信息传感设备,采集感知监狱相关信息,按约定的协议,通过接口与互联网相连,实现人与物体或物体与物体之间的沟通和对话,从而给物体赋予“智能”,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精细化管理。

  智慧监狱的建立与完善离不开物联网、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的支撑:将监狱各项管理活动虚拟化为种种信息、数据流,形成精细、全面的大数据库,通过智能系统终端的操作实现对罪犯全天候、无死角的立体化监管与改造,满足监狱管理的各种现实需求。

  智慧监狱,既是时代的产物,也是全面依法治国方略下公正司法的内在要求。

  公正司法,其基本内涵是要在司法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体现公平、平等、正当、正义的精神。而监狱,则是司法活动的最后一环——负责将由法院审判定罪的罪犯改造成守法公民,向社会输出“合格产品”。其执法行为是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彰显社会主义法律的公正性与优越性的重要司法内容。

  公正司法,从监狱的角度出发,应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罪犯的合法权利能够得到保障;其次,监狱民警执法应公正、公平、公开;第三,狱务公开应引向深入,做到公开是常态,不公开是例外。

  当前监狱管理体制下,“人防”要素所占比重过大,在执法活动全过程中“人”的因素若隐若现,“经验性管理”与“惯例做法”长期存在并最终影响司法公正性。

  智慧监狱的出现,能够很好地解决监狱司法活动中“人”的因素干扰,更好地保障罪犯的合法权利,彰显司法公正性。因为,智慧监狱通过物联终端采集、汇总并建立起来的大数据是基于监狱日常管理所产生的各种信息、数据以及法律法规所制定的各项执法标准资料,且其运作过程遵循精细化、标准化、动态化路径,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主观因素的干扰,极大地促进了公正司法的实现。

  二、监狱发展需要智慧监狱

  监狱的建设与发展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因素的制约,呈现出长期性、曲折性、复杂性等特点。在经历了从初创到初步发展、再到遭受“文革”冲击破坏、然后拨乱反正并进行体制改革的数十年的风雨历程后,当前我国监狱的发展已经步入了现代化文明监狱建设阶段——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完善还是民警队伍建设等方面均取得较大成果,基本建立起一套分类关押、科学管理、文明执法的现代监狱制度。

  但是毕竟起步晚、时间短,我国的监狱依然存在不少的问题与不足,特别是在信息建设、管理模式、对外交流等方面落后于社会的发展要求,亟需通过智慧监狱的建设与完善加以解决:

  (一) “信息孤岛”阻碍监狱“信息高速公路”建设。

  即使已经进入21世纪,政治文明的发展已经要求建立健全与之对应的现代政府管理体制,传统体制思维的影响在监狱系统依旧残存。

  监狱下属的各部门,如狱政管理科、狱内侦查科、教育改造科、生活卫生管理科、生产管理科等科室之间,科室与基层各监区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一个罪犯从入监服刑到刑满出监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大量数据与信息,往往沉淀于不同的部门,不轻易与其他部门共享。因此,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罪犯换监区都几个月了,个别部门依然沿用旧的信息,然后出现到处找人找不到人的情形;同时,如果哪个部门需要该犯的某种资料,首先要经过层层审批,然后找到相应的管理人员才能拿到相关材料,除了浪费时间,还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与物力。

  部门“本位主义”思想的存在导致了各部门间在信息交流、资源共享、协作互助等方面存在相当大的障碍,在数据网中一个个“信息孤岛”巍然耸立,极大阻碍了监狱“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与发展。

  (二) “人海战术”影响监狱“五大改造”成效。

  美国、日本、英国、荷兰、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在监狱信息化方面已逐步应用和推广物联网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对犯人的全天时、全区域的跟踪和监视,有效改进了监狱的工作效率,改善了监管环境,,降低了监狱的运营成本。

  相比国外同行,我国监狱的基础设施明显落后,各种智能化、高科技设施与系统的应用不足。也因此,监狱的管理更多地依赖于民警的辛勤努力与付出。监狱的相关业务,如罪犯的劳动、教育等改造活动,全部由民警直接管理完成:从罪犯起床到熄灯收号,贯穿于一日二十四小时的是民警不间断的工作过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始终如一。

  与之相对的是,在对罪犯的日常管理中,科技的力量,尤其是智能化设备及系统的运用不足。高科技工具如视频监控、执法记录仪等,仅在处理罪犯违规或者监内突发事件上发挥作用。另外,监狱现在使用的所谓智慧办公系统,也仅仅停留在简单报表的制作与信息数据的上传下达,未能做到真正的智能化、自动化。

  这种管理模式,可以形象地称之为“人海战术”——日常管理需要保持较多警力在岗在位,文件政策的传达与业务审批基本靠人上下跑动,民警执法习惯沿用“经验”与“惯例”。由此带来的结果是,人工效率的低下以及民警的执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种种偏差,最终影响监狱“五大改造”的成效,不利于公正司法的实现。

  (三) “闭门造车”不利于监狱与外界互联互通、共享发展。

  或出于保密的需要,又或者基于监管安全的考虑,与其他政府部门相比,监狱长期处在高墙电网的封闭状态下,其运作环境犹如一个“黑匣子”。监狱与外界的交流主要通过监狱主动对外发布信息的方式来进行,信息来源与内容单一、缺乏互动成为这种模式的最大弊病。

  虽然从2001年开始,我国就实行了狱务公开制度,但是无论是公开的内容还是公开的方式都不尽如人意。尤其是在当前新媒体蓬勃发展、人工智能方兴未艾的时候,监狱缺乏相应的应对手段,新媒体平台的建设落后于其他部门,智慧狱务系统建设滞后于时代要求。比如,笔者曾登录沿海部分省市的监狱管理局网站发现,狱务公开栏目的信息偏少,缺乏互动,体验效果不佳。

  在“黑匣子”里“闭门造车”,阻碍了监狱与外界的正常交流,不能充分调动监内、监外两种力量共同做好罪犯的教育改造工作,无法实现与社会的共享发展。

  三、智慧监狱促进公正司法

  如上文所述,当前我国的监狱普遍存在基础设施薄弱、信息技术应用不足、对外交流互动缺乏等问题,导致监狱发展滞后于时代,大大影响了政法战线“末梢神经”的“灵敏度”,最终阻碍公正司法的普及与发展。而这些问题在智慧监狱中都有相应的解决办法:

  (一) “大狱政”打破部门割据,实现罪犯改造“一条龙”,促进公正司法。

  基于云平台的智慧监狱提供了一套从罪犯入监到刑满释放全程监管的“大狱政”管理系统,涉及罪犯信息管理、教育改造、劳动改造、减刑假释、出监教育、狱内侦查、生活卫生、会见监听、狱内应急指挥等模块内容,将相关部门的信息全部整合到该系统内,完成监狱“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实现了监狱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信息联动与业务协同。

  “大狱政”管理系统通过动态、协作、互联互通的智能运作,及时应对政策法规的变化和业务模式的新要求,对罪犯管理教育工作的各项要素进行优化组合,形成人性化的改造环境;积极探索智慧安防与应急处突管理新模式,创新使用无人机巡查、罪犯生命体征监测系统、人员实时定位与自动识别系统等智能化管理系统;深挖监狱自身资源,提高监狱内部各部门之间业务协同与联动协作水平。

  该系统的应用将打破监狱内部各部门间的信息壁垒,消除“信息孤岛”,实现监管改造信息的实时动态更新、罪犯教育改造的群策群力、狱内突发事件的早发现早处置等功能,为改造罪犯提供“一条龙”服务,改善了罪犯的改造环境,提高了监狱的监管改造水平,并最终促进了监狱的司法公正。

  (二)智慧管理系统整合监狱大数据,提高“五大改造”成效,增进司法公正性。

  智慧监狱本身就是一个大数据系统。智慧监狱的本质是对监狱数据的智慧处理,大数据是智慧监狱的智慧引擎,通过智慧的信息采集、信息存储和智慧的数据分析挖掘等整合而来。监狱大数据的应用实现了信息资源的按需共享,将极大地提升监狱精细化管控水平,切实提高罪犯矫正质量,降低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率。

  智慧管理系统,通过对海量的监狱大数据进行智慧分析、挖掘,可以实现对罪犯异常行为的自动检测并及时预警,从而弥补民警直接管理的不足,进而在降低对警力需求的同时减少监管安全事故的发生。

  更进一步讲,智慧管理系统可以深入挖掘监狱大数据的二级价值,能够提供对罪犯的精细化管理功能,实现对罪犯的因人施教,个别矫治,提高“五大改造”成效,向社会输出更多“合格产品”,进而增进公正司法。

  (三)智慧终端沟通监狱内外,促进行刑社会化,提高司法公正性。

  行刑社会化,是指有关司法机关在执行刑罚的过程中,组织和鼓励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力量参与对罪犯的改造和矫正,以促进罪犯更好地回归社会。

  在信息时代,任何活动都应充分考虑信息的影响和作用。在对罪犯的监管与改造活动中,谁能够把握更多、更高质量的信息和更为先进的信息传播手段,谁就能够掌握舆论的主导权。对监狱来说,社会外部的信息影响至关重要,其传入监狱屮的质与量是罪犯能否顺利回归社会的一个关键因素。必须注重传媒手段的运用,这是行刑社会化的重要前提。应充分发挥电视、广播等传媒手段作用,使监狱行刑获得社会公众的理解和认可,树立监狱良好的社会形象,也使监狱工作获得更有力的支持和更有效的监督。

  互联网的普及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地球村”成为现实。而随着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与发展,智慧生活、智慧城市模式随之开启。社会的这种发展趋势也促使监狱打破以往的“黑匣子”封闭状态,设法融入到物联网构筑的“智慧生活圈”中来。

  智慧监狱就是一个小型的“智慧生活圈”: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实现罪犯近亲属视频会见、法律业务咨询与办理、社会帮教服务等等功能,将社会力量引入到罪犯的教育改造活动中来,打破监狱行刑环境的封闭性,加快行刑社会化进程,以更好地改造罪犯,使其能够更好地回归社会;与此同时,互联网智慧平台将监狱的司法活动放到阳光下,除了涉密信息之外的所有信息公众均可以在智慧监狱提供的互联网终端找到,依据各人权限的不同,对监狱管理、罪犯改造情况等信息进行实时查询与反馈,以更好地对监狱的司法活动进行规范与监督,提高司法公正性。

  四、小结

  当今时代,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和产品的研发与应用,“互联网+”模式正不断渗透和普及到各种工作场景中来。面对时代的激烈变革,探索 “互联网+监狱” 的智慧监狱模式的建立及其对公正司法的影响成为监狱系统的必答命题。

  智慧监狱不仅是未来监狱发展的方向,也是现代化文明监狱的必然要求。智慧监狱的建设与完善,不仅推动了监狱管理模式的创新,带来监狱执法工作的变革,更是对监狱公正司法具有强大的正向促进作用。智慧监狱带来的信息共享化、防控智能化、管理精细化、决策的科学化以及行刑社会化,将是监狱“五大改造”见成效,司法改革出成果的强大动力源泉。

作者:温冬生、方贞武
编辑:广汉

声明:

本网站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征稿启事

  • 投稿信箱:195024562@qq.com

品牌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