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安网

法安网内容检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公安 >

提升支撑能力 繁荣移动警务应用—全国移动警务应用发展现状分析与建议

时间:2019-04-04 13:47:10   来源:公安部第一研究所

[法安导读]    从2016年开始, 在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的指导下,全国新ー代移动警务建设发展迅速。 移动警务应用更是欣欣向荣, 从政策指导部门到使用

  从2016年开始, 在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的指导下,全国新ー代移动警务建设发展迅速。 移动警务应用更是欣欣向荣, 从政策指导部门到使用单位, 从技术人员到一线民警广泛深度参与, 不断探索, 不断实践, 集多方共同智慧, 短短两年时间, 全国各类移动警务应用超过三千个,在警务活动中为提高实战效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例如深圳公安在注重顶层设计的基础上, 在闭环执法、 社区警务、惠民服务等业务上推出了亮点应用;武汉公安将移动警务与传统的指挥通信业务深度融合, 为指挥 调度带来全新体验和变革; 南京公安提出了应用创新模式并付诸实践; 浙江公安将移动警务作为改变传统警务模式的重要手段, 汇聚多网络资源支撑移动应用; 珠海公安立足基层实际需求, 除了服务执法办案应用, 还开发了电子警察证、 履职管理等服 务自身管理的移动应用。

提升支撑能力 繁荣移动警务应用—全国移动警务应用发展现状分析与建议

  可以看到, 随着“智慧公安” 的公安大数据战略启动, 更加强调将警务模式创新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 其中, 打通大数据 “最后一公里” 的移动警务重要性不断提升, 移动警务应用作为大数据智警惠民价值实现和体现的重要环节, 更是被寄予了非常高的期望。 如何使移动警务应用更紧密贴近公安工作, 如何持续创新, 如何用技术推进机制变革, 最终更加繁荣移动警务应用依然是各参与方不断思考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

  一、 移动警务应用尚存完善空间尽管移动应用发展快、 数量多, 多地亮点突出, 但纵观现状,也并 非尽善尽美,距离需求期望依然存在需要完善的空间, 主要体现在:

  (ー)尚不能覆盖全警种全方位的需求

  从当前移动警务应用类型和功能来看,虽然数量多,却主要集中在查询比对、 信息采集等方面, 尽管这些应用成熟稳定、 使用率高, 在治安、 交通、 指挥调度等部门和警种实战效果明显, 但距离面向全警种全业务覆盖的整体需求来看,移动警务应用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迫切需要在维护稳定,打击犯罪、 治安防控, 内部管理和行政服务等多方面满足各警种全方位多样性的需要。

  (二)尚未实现高度智能化

  移动警务应用不仅仅是将已有的桌面业务迁移到移动端设备, 而是应该建立实时在线、 精准高效的模式和体验。近年来,移动应用利用移动端音视频采集,定位等传感器特性, 借助人脸比对等技术已推出了智能化应用,但尚未突破现有业务规则和模式局限,距离从事后处置转变为事前预防预警的高度智能化目标还存在距离。可以看出,移动前端能力被挖掘充分,主要问题在于后台支撑的不足。

  (三)尚未实现资源的按需提供

  受警种业务条线、层级管理和网络隔离等状况限制, 当前的移动警务应用基本只能基于用户自有的有限资源开展, 数据和服务等资源可以做到尽力提供, 无法实现按需提供。公安内部资源尚不能实现跨警种、跨地域层级、 跨平台畅通共享,公安外的社会资源和服务更是未能充分为警务工作发挥作用。

  完善移动警务应用, 解决应用面临的这些问题对推动移动警务的整体发展非常重要。分析原因,再结合各地公安已有的成功经验,不难看出,问题的表象在前端应用, 其本质却是后台能力。 解决的方法不仅仅在应用开发本身, 全面提升移动警务应用的支撑能力才是关键所在.

  二、 构建移动应用支撑能力

  枝繁叶茂离不开强壮的根基,对于移动警务应用来说, 构建强大的支撑能力正是为移动应用筑牢根基, 备足能量。 移动警务应用支撑能力建设可以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ー)平台应用支撑能力

  “应用支撑" 是新一代移动警务一、二、三类系统各服务子平台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应用支撑包括管理支撑和运行支撑系统。 其中, 管理支撑系统负责开发管理和应用管理,对应用开发者提供开发资源上传、检索、下载和知识库服务,对应用提供注册、审核、发布、撤销等全生命周期管理功能, 汇聚并监测移动应用及其使用情况; 运行支撑系统负责用户统一认证授权、 信息资源服务统一接口及数据访问授权、应用监测评估、实名认证服务等。 通过一、二、三类系统各子平台应用支撑能力的建设可以安全可控的将各类资源和应用提供给授权的移动应用的开发者、 使用者。 通过跨网络跨平台应用支撑系统的对接能够快速打通和引入资源服务, 对于打破壁垒、 整合资源, 形成内外融合、 上下贯通资源服务体系具有重要作用。

  (二)资源服务支撑

  这里关注的资源服务并不是移动APP,而是移动APP可以利用和依托的各种网络, 数据、 接口、 服务、算法和安全能力等。公安部门警种多,层级化管理,一个APP应用功能再强大完善也不可能覆盖各警种全方位多样性的需要, 而资源服务更像是在不同层级构成APP的原材料, 同样的原材料可以用于不同的APP, 不同的组合方式可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当前, 移动警务已广泛将公安各类无线网络、数据库、各类信息化系统的服务和接口、 人脸识别算法等资源服务用于APP应用,但优化和丰富依然是紧迫的工作, 一是资源 服务需要尽快与平台应用支撑系统对接, 通过统一的管理和标准接口对应用提供支撑服务, 并安全可控的使用; 二是需要尽快突破局限,引入和汇接内外资源,包括社会资源、互联网资源, 有的能够实现私有化部署, 如地图服务、智能算法等,有的需要通过网络边界在外部对接, 如综合定位服务、 人员热力分布等,这就可以充分发挥应用支撑平台作用和新一代移动警务多网络接入的优势, 按需引入、 合规使用外部资源能力。 资源服务的丰富程度可以说没有上限,有了丰富优质的原材料,移动应用的创新发展也会更快更好。

  (三)大数据支撑

  公安大数据建设以全面提升公安工作智能化、 现代化水平,切实提高公安机关态势感知、预测预警、精确打击、动态管控、扁平指挥,社会服务等核心战斗力,为维护人民安全、 政治安全和国家利益贡献"公安智慧” 为目标。移动警务不是孤立的系统,而是要围绕大数据战略,依托大数据支撑能カ, 移动应用既是大数据信息来源, 也是大数据服务的对象之一。 依托大数据的精准数据推送、智能视频图像等移动警务应用正在成为实战新亮点, 昇常分析、关系分析、轨迹分析、行为分析、内容分析、人物画像等智能模型和各类算法也需作为资源服务对接支撑移动应用。可以说,只有在大数据的支撑下,移动应用才能真正从深度应用走向智能应用。

  (四)安全风险评估和检测支撑

  目前, 很多安全公司都对APP建立了各自的安全检测方法和风险分级标准。移动警务应用的安全风险评估和检测也需要尽快根据运行环境、 功能性能、 安全要求等特点,建立自有的安全风险评估和检测支撑能力,能够识别恶意代码、 仿冒程序、 安全漏洞, 并进行分级分类。 通过安全风险评估和检测督促建立应用开发的安全责任意识,降低安全风险隐患,同时,还有必要对应用占用终端资源的合理性、耗电情况等进行检测评估,保证发布的应用无重大缺陷,安全无已知漏洞。

  三、 支撑能力为移动警务应用赋能解决移动警务应用覆盖全警 种全方位需求、 更加智能化和资源按需提供等问题,需要从关注APP功能开发尽快转变到关注平台建设、资源汇聚和大数据对接等后台能力建设,利用强大的支撑能力赋能于移动应用,推动移动应用生态壮大、持续创新、快速转化。

  生态壮大意味着有更多的资源汇入、更丰富的应用成果输出、更广泛的应用范围,移动应用真正百花齐放, 早日实现各级各警种移动应用的全面覆盖, 使其在安全合规的前提下按需资源共享、信息交互,全面提高公安部门预测预警,精确打击、动态管控的能力。

  通过支撑能力的不断增强, 为应用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和原材料,更充分发挥管理部门、一线用户和开发厂商等多方智慧,在理念、技术和机制上突破陈规,实施业务流程再造和重组,推动警务机制和模式变革,发挥警务资源的最大效能。

  随着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技术的进步, 移动应用开发的难度和周期渐渐下降。 通过移动警务应用支撑能力解决规范管理、 统一接口、 资源对接等问题后, 制约移动警务应用开发的因素越来越少, 实施周期也会逐渐缩短, 形成快速开发、 及时验证、 早日完善或淘汰的高效循环机制。

  移动警务应用说到根本是为了提升公安机关战斗力, 同时也要为警务人员减负。 好的应用要将警务人员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 而不是增加更多的任务量。构建移动警务应用支撑能力就是希望利用平台、 资源和大数据等优势向更先进的科技要更多的警力。

  四、 结束语

  公安信息化建设只有起点, 没有终点。 作为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移动警务及应用也会长期持续发展。 可以预见, 未来随着支撑能力的不断提升, 移动警务应用会更加繁荣兴旺: 功能更加强大、 更加智能先进,开发周期更短、创新更快, 服务对象更广、 服务质量更高, 管理更加规范、 安全性更加完善, 围绕公安大数据战略, 协同助力“智慧公安” 时代的到来。

作者:卢煜
编辑:广翰楼

声明:

本网站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征稿启事

  • 投稿信箱:195024562@qq.com

品牌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