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4-08 15:39:19 来源:警务技术杂志
[法安导读] 开展移动警务应用创新要紧盯实际工作需要,不能脱离本地信息化基础条件,不能背向技术发展趋势,不能违反业务工作要求,根据移动警务应用建设工作实践
开展移动警务应用创新要紧盯实际工作需要,不能脱离本地信息化基础条件,不能背向技术发展趋势,不能违反业务工作要求,根据移动警务应用建设工作实践,移动警务应用创新总体可归纳为以下几种模式。
(一)以促进工作机制转变为目标的移动应用创新
随着公安信息化建设的持续推进,从南京市公安局实际情况来看,已基本实现了基础信息的多源采集、全网通用;实现了公安主要业务工作的网上流转、审批;实现了数据分析的规范化和信息化。但在内部事物管理、接处警、案件审批、社区管理、社会治理等业务领域,一线民警的信息化支撑能力还尚显不足,信息化延伸还有很大的空间。在上述领域开展移动应用创新,主要侧重点在于促进传统工作机制的转变,如促进通过电话派警、电台派警向数据派警的工作机制转变;通过移动签章的应用,促进案件审批工作机制的转变;通过移动审批的应用,促进内部请销假工作机制的转变;通过现场录入、移动审核促进社区管理的工作机制转变等。
(二)以新技术的融合应用为载体的移动应用创新
随着大数据、人像、语音、4G无线视频、二维码、移动地图等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各地普遍开展人像识别、语音翻译、OCR扫描等应用建设。但单纯的技术应用不算是移动创新,技术的应用一定要同具体的业务场景相融合。
如以人像识别为基础,开展移动警务终端身份认证;以人像识别、车辆图片识别技术为基础,将传统的移动文本信息查询拓宽至图文查询;以语言分析技术为基础,同社区走访、现场接处警、声纹鉴定等移动应用相结合;以二维码技术为基础,实现户籍化精准服务、视频监控标识化应用、养犬执法精确管理等;以移动地图为载体,实现单兵现场执法、应急处突等场景等视频实时回转;以居民网上身份功能凭证为基础,实现巡逻盘查工作的无证化。
(三)以跨区域数据共享为基础的移动应用创新
跨区域数据共享主要依托移动警务Ⅰ类区域、Ⅱ类区域,实现同政府部门系统、互联网市民个人应用的数据共享;通过移动警务Ⅱ类区域,实现各地公安机关移动警务端数据的共享、关联,并借此推动各类社会管理移动创新应用。
如通过移动数据交换平台,实现政府部门社区工作人员现场采集信息的汇聚和民警审批工作的一体化,提升社会治理服务能力;通过移动警务Ⅱ类区域,实现本地人员核查数据、人像数据同外地公安机关的数据共享,提升信息汇聚范围、提升应用能力;通过Ⅰ类区域和Ⅱ类区域的数据流转,实现市民居住证办理申请、养犬申报等事物等网上转、在线审批,提升服务社会能力等。
(四)以大数据精准分析研判为支撑的移动应用创新
在公安基础信息化建设已经初步成型的大背景下,根据业务推动,各地公安都在积极探索大数据建设,公安基础信息化更是大数据的挖掘和深度应用。通过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和建模,挖掘出各类数据背后价值,并借助于移动警务这一载体,同民警具体的工作环境相结合,向一线民警精准推送精准、有针对性的数据知识。
如在移动接处警工作中,通过大数据对警情电话、警情类型、警情地址、警情时间等要素进行分析,从海量历史警情中提炼出报警人相关信息、警情处置工作要点等信息推送给现场民警,既能提升派警、处警工作的针对性,也能提升民警执法规范化水平;在社区走访工作过程中,依托地址匹配服务技术,将水、电、气、房产等地址数据同公安户籍地址数据融合分析,从中提取出非规律使用数据,可提高社区民警入户走访工作效率,显著提升群租房管理、独居老人服务等工作能力。
(五)以硬件功能融合为基础的移动应用创新
此类移动应用创新着重通过在传统移动警务终端上,叠加相关网络或通过新形态,来提升移动警务终端支撑实战能力。
如通过新型智能眼镜,实现人像信息的实时提取、识别、比对;通过智能机器人这个载体,实现知识回答、事务办理、定点巡检;通过各地政务LTE网络,满足视频传输安全性、网络带宽高稳定性等要求,实现移动执法视频等实时回传。
责任编辑:思睿
声明:
本网站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征稿启事
品牌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