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9-12 14:12:01 来源:上海市公安局徐汇分局、东方网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法安导读] 一、智能安防社区的概念及建设背景 (一)智能安防社区 智能安防社区是新形势下社会管理创新的一种新模式,其充分借助互联网+物联网
一、智能安防社区的概念及建设背景
(一)智能安防社区
智能安防社区是新形势下社会管理创新的一种新模式,其充分借助互联网+物联网,通过建设 ICT 基础设施、认证、安全等平台,形成一个基于海量信息和智能过滤处理的智能管理系统。 主要包括运用安全防范产品及其他相关产品所构成的异常报警系统、 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出入微卡口控制系统、智能门禁系统、 智能消防系统等,或由这些系统为子系统组合而成的电子系统。
(二)警务流程再造
警务流程再造就是在警务实践过程中根据不断变化的客观实际情况,重新设计组合警务工作的管理流程。 主要目标是以派出所警种融合为抓手,坚持“打破鸡蛋做蛋糕” 的融合意识,突破警种壁垒、本位主义,把警务流程中涉及的执法权限、岗位职责、勤务模式、机构体制等要素,按照精准警务模式重新打破并优化组合。以“智慧公安”建设为依托,充分考虑感知的泛在性、研判的多维度、指挥的扁平化和处置的高效率,再造现代警务流程。
(三)传统建设的挑战
为加强对智能安防社区的研究,徐汇分局结合现有研究内容,发现智能安防社区普遍涉及的居民社区受到地理环境、居住人群、安防设施、物业管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尤其是上海这种超大城市,现有的社区建设情况已不能満足现代化警务的实战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安防设施覆盖面不广
一是传统社区一般只安装了小区内部道路监控探头及门禁呼叫系统,因资源有限,社区内的整体布局及点位的选择无法做到科学统筹,合理布点,且建设没有统一的参照标准;二是部分小区内虽然安装了视频监控,门禁系统,但基本都存在视颍监控探头像素低 存储时间短、格式不统一等问题,无法发挥安防设旄应有约功效;三是缺少定期检修维护人员,随着时间的推移,设备损坏多且无人管理,社区内安装的安防设施就逐渐无法满足实际的防控需求。
2.安防系统存在问题,未形成统一体系
首先,老旧小区实行半封闭式或开放式管理,出入口与小区通道过多,往往周边商铺也能进出小区,对来往人员无法进行有效管理;其次,门禁系统或视频监控设施未做到联网,不同品牌的安防设备后台管理平台不同,数据结构不统一,无法做到统一查看或存储;第三,基础安防设施缺乏。老旧小区日常管理中缺乏对机动车、非机动车等居民车辆或外来车辆的管理,没有针对车辆的技防设施,缺乏进一步迸行数据挖掘的功能。
3.社区管理力量缺位,无法提供支撑
首先,社区物业对治安防范的重耍性认识有待提高,尤其是老旧开放式小区,对于居民居住情况、出入人数、和治安状况的估计不足,未配备足够的人防、技防力量,且专业针对性不强;其次,警力下沉不足。 现有基层派出所的警力设置无法满足地区社区管理的基本需求,人力的不足没有科技弥补,循环往复造成管理脱节;第三,地区居委无法及时掌握社区动态,对小区内新产生的问题无法立即知晓,延迟了解决问题的时机,不仅难以做到后续弥补,也有极大的可能性引起居民的不满。
4.后续信息研判缺失,资源共享较难
首先,没有进行数据汇聚。 各委办局、各部门采集的数据,例如交通、消防、民生、人口等,没有进行有效的数据汇聚,单类别数据无法提炼出警务实战中所需的复杂内容,无法发挥最大作用;其次,对于已有数据缺少分析研判。对社区安防数据的研判大多集中在民生数据,包括水、电、煤的使用情况,在实际运用中缺少治安防控方面的模型构建;第三,缺乏应用平台支撑后续的信息分析。
信息分析研判及事件建模需要一个应用系统,对数据形成的各类事件进行有效的信息分析,通过分析的结果来进行科学合理的社区管理。
综上所述,已有的安防社区建设已不能满足治安防控的需要,也无法满足现代警务实战的需求,如何通过智能安防来构建一个智能化的社区,通过科技信息化手段加强社区安防,从而促进警务改革与现代警务流程再造是当前急需思考的课题。
(四)建设背景和目标
出于实战需求,上海公安不断探索新型警务模式,以科技打造治安防控体系,以需求融合警种职责。 上海市公安局制定了《上海公安深化科技信息化工作建设规划(2018-2022)》,明确到2022年,要基本建成以智能化安防体系和大数据应用为支撑的智慧公安体系,形成感知泛在、研判多维、指挥扁平、处置高效的精准警务模式,促进警务流程再造,创新队伍管理方式,大幅提升社会治理、维护稳定、打击犯罪、行政执法、服务群众的能力。
根据这一目标,徐汇区制定了《徐汇区“智慧公安”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将“智能安防社区”的建设目标定位为“通过运用信息化、智能化的方式,力争全域、全量地及时感知各个居民小区的安全风险、管理需求,结合相关部门的各自业务职能,按需剥离、分流、推送警情类与非警情类的感知数据,把各支社区管理、服务力量整合起来,形成“自助自救、互助互救、公助公救”全民安防模式和职责明晰、分工负责、数据共享、共建共治的协同治理模式,整合重组警力资源,促进公安现代化警务流程再造,从而达到全面提升徐汇区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的目标.
二“智能安防社区”的主要建设内容
2017年10月,徐汇分局率先在田林十二村试点建成“智能安防社区系统”,通过三维建模对田林十二村进行精细化分层分户可视化管理,在小区内部署包括人脸识别、车辆微卡口、智能门禁、烟雾、水压、电弧感应、窨井盖位移检测等14类感知设备共397个,日平均获取动态感知数据58000余条。
在田林十二村后,分局迅速推开第二批田林地区另9个小区前端感知设备建设,共计955个已全部完成安装;前端采集到的各类数器已会部上传至市局阿里云,同时,完成田林地区高清数字监控新建等各类感知设备安装共计1680个;完成全部地区内所有站拍和三笙建模任务;对田林地区全部营业性停车场(庠)开展数視排祺,指动收费停气场车牌识别据接入,田林地区智能安防水平全面提升,在推进感知端建设的同时,徐汇分局注童感知兼渠与警务实战相结合,发挥科技助力,完善工作机制,运月人脸识别等技术手段,形成重点人员动态管控电子档案,能丞做到对其异常行为及时发现并预警推送,运月差值"建模,对小区内外来停放时间超过峰值的车辆进行自动判别,通知物业寻搅车主;将连续5天进出小区陌生人员信息推送至人ロ协管员,根据其行动勒迹寻发落胸点,上门进行椋查登记,运用智能门禁技术,对每日出入门禁频次异常、防盗门被多次輸错密码、同一楼栋同一住户频繁出八外来人员等情况自动提示,对楼栋内可能受生的潜在隐息进行预警。目前,系统已推送人口感知贷现、弯开信息1901条、车辆感知信息1522条,各类合警数器11660条。
三、建设成效
(一)科技丰富感知
1.人险识别、自动抓拍
“智能安防社区”试点建设时,小区主要出入口变装了刷人脸识别摄像机,抓拍进出小区人险照片,提取人险特征,记录各类人员在小区内的活动和勃迹。 在居晟楼门洞口架设了人脸识别及视频联动摄蒙机,打造了文待多税开门方式的智能门禁系统,通过多税方式实现开门,自动抓拍开门前后的视频,大大提高了居民出行的安全,消除尾随入室的隐急,提升治安防范的詭级。
2.三维地图、分层分户
在试点建设中,为了突出 一标六实”中标准地址的概念以及标准地址的可视化晨现,对试点小区进行了室外、室内建模,全景摄像、立体化的直观晨现小区各方面情形,采用高德二、三维GIS地图引擎,制作小区三维场景,接入感知设备,对接“一标六实”系统数据,全面实现可视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便于对地区情况的直观掌握,为警务流程再造提供支撑。
3.物联网感知、大数据分析
前端感知设备安装完成后,通过有线/无线网关进行数据传输,进行数据清洗后,将所有可用的感知数据汇总到“智能安防社区"系统存储服务模块,通过对各类文本数据、 结构化数据的计算与分析形成数据间的共享、碰撞与应用,有效提高了各类业务模型的精准度,提升了警务实战的预警能力。
(二)创新模型应用
对现有各类感知数据的积累,利用数据模型的建设,加大开展各类大数据应用。通过数据挖掘、分析、研判,积极尝试依托数据感知实现对重点人员的布控,如国保(维稳、追逃等)部门对重点人员的出入信息进行推送,发现串联聚会人员及时告警,并继续细化完善各类重点人员研判模型。
汇聚公安“一标六实”数据资源和实时感知数据资源,对数据进行属性化、 关联化和对象化管理。 针对派出所,进行社区网格化维度横向数据应用共享,通过区综治、交通、消防等各委办局的数据汇聚,形成数据横向联接,打造各街镇自己的大数据平台,并针对分局、市局各业务条线,根据业务需求提供纵向数据应用共享,制定各条线的应急方案与操作流程,指导一线派出所的实际工作开展。
根据徐汇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探索和开展其他场景的智能化信息化建设来实现和构建围绕人、车、物、事件的系统互联、数据共享、业务联动,进一步提高对重点区域人员活动的动态信息掌控能力。例如,徐家汇商圈、滨江开发空间、AI大厦等。
(三)主要成效
1.信息实时感知,数据准确有效
依托移动物联网、互联网等网络,采用人脸识别、车辆识别、物联网传感等先进技术,实时感知社区人员活动信息、车辆出入信息、消防烟感、井盖位移、警员GPS位置等信息,实现感知数据的实时、准确和有效。 智能安防社区试点建成后,田林十二村通过对人员进出信息的智能分析,自动判断并推送可能的新入住人员和搬离人员,结合社区民警有针对性的上门核查,实现了对小区实有人口的动态管理。 试点建设以来,小区共核实新入住人员40余人,搬离人员30余人。
2.利用数据挖掘,实现“精准警务”
围绕城市综合治理六要素,即“人物房、点、路、网”,进行数据挖掘和研判应用,通过视频深度学习技术、数据深度挖掘技术,精准掌握人员、车辆、房屋、各类事件动态,实现事件精准感知、对象精准掌握、工作目标精准定位。 通过各类感知设备,能够动态掌握小区内保安、志愿者、居委干部等治安力量的在岗在位情况,便于在遇到突发事件时的指挥调度。同时,依托视频感知可以及时发现关注人员出入小区情况和攀爬围墙等可疑行为,第一时间通知社区民警开展盘查识疑,小区可防性案件得到了有效控制。试点建设开展以来,试点小区侵财类案件“零”发案。
3.提升治安防范,加强隐患发现
“智能安防社区”建设以来,充分依托大数据底层架构,深入探索“多系统、多模型、泛感知、泛应用"的实际模式场景应用,构建了“人员感知”、“车辆感知"等22种事件模型,打通各部门数据系统的壁垒,做到交通、消防、民生等20余类数据互联互通,实现了对居民家中、公共部位消防隐患的及时发现,提高了对异常事件研判的精准度。2017年11月27日,一位80岁老人家中电感报警,经上门检查,发现系烧水壶的绝缘层老化导致漏电,遂予以更换,避免了一起可能发生的电器火灾事故;
2018年4月23日,“徐汇智能安防系统”告警发现“智能摄像头"抓拍到一名网上追逃对象。 接警后,派出所立即成立专案组,并综合运用各类感知设备,在不到3小时内便将对象抓获。
四、小结
通过实战应用的成功经验,徐汇分局坚定信念,继续扎实稳步推进智慧公安各项建设,不断提炼总结已有的实战应用成果,及时发现问题、总结问题、解决问题,为国内智慧公安建设、城市精细化管理和服务提供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经验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同时,将进一步改造和完善警务流程,利用信息技术替代部分重复的人工劳作,为民警减负增效,使警力资源得到全面释放,将警务活动科技含量提升与现代警务流程再造、管理手段升级三位一体迭代推进,不断提高城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作者:陈军明、王宁
编辑:广汉
声明:
本网站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征稿启事
品牌推荐更多>>